《末代天策》转载请注明来源:言情小说网yqxsw.com

“鲁国公遇刺”事件的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三清早,村头告示牌上又多了一张“无头告示”。

这告示既非时务又非市令、州闻,只寥寥几句说:二月二坝集事,鲁国公毅仪仗往柳镇屈家庄祭将军庙,行至坝集遇刺。匪派七宝班班主蓝鹞子在逃……

事已移交青州有司,无需妄议。谣传、夸大以致恐慌者按律治罪!保海县衙,保海县令印,年月日。

原来鲁国公到保海县并非无缘无故,而是一心要到柳镇屈山宙屈大将军的庙中祭拜。

不过今日陆鸿没有在告示牌前面给大伙儿读告示,他天没亮就接到三河镇团练的通知,作为团练队正,带着上河村二十三个团练兵往赵家集聚齐。

此时的团练兵已然颇具规模,一改临时民兵的性质,已然有“准府兵”的形制。

大周立国之前,高祖则天帝由于各种因素将北衙禁军独立出南衙,任命武攸宜为羽林大将军,为后来顺利称制立下汗马功劳。

到武帝时连年征战,府兵不敷调用,战事一起必然耽搁农务。

龙兴四年至龙兴十年陆续卸甲解散四成军府,府兵卫士选拔标准仍然是“斯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弱力又均,先取多丁。”因为府兵卫军需自行配备全套军资粮草,因此只从富户之中选拔,有团练升入卫军的,也需考察家境。

裁减府兵同时升格团练兵,从乡团提升为预备役,除军户以外“三丁选一”。因此上团练兵体数已然十分庞大!

到了龙兴二十一年前后团练兵基本等同于降格后的府兵编制,只是无需番上番边、不归军府统管而在家服役,自备军粮、刀弓其一,其余不备。

陆鸿就是团练兵。

两年前保海县团练监批准了上河村两名老团练追剿凤头山余匪后“因伤退役”的申请,陆鸿因而征选递补,去年才因为本村的前团练队正升入府兵,加上他自身“刀弓娴熟、兼有马术、识字能书”而再补了队正之职。

据说这其中洪县令颇说了两句好话……

据县里发来的消息,昨天半夜将军庙发现蓝鹞子踪迹,守庙的屈家子弟被打伤二人,有人沿途追赶,发现贼人往三河镇赵家集方向来了。

三河镇连夜组织团练集结待命,县里的捕手差役也都一齐出动前来捉人。

等到日头东出的时候,陆鸿一行并王家村的十六个团练兵共四十人已经在赵家集的界牌前被人截住。

那人白净面皮,双眼略有凹陷,戴一方浅青色幞头,穿了一身蓝布外翻圆领窄袖袍,腰间悬一口宝剑,整个人爽*劲利落,却有七分书卷气息。

只可惜左边脸颊有一道细长的刀疤,从鬓角一直延伸至颔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敌升级王》《从那座韩城开始》《重回1982小渔村》【三七书屋】《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奥特宿敌,但白月光万人迷》《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华为小说】《修仙女配谋长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日之军武系统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历史连载329万字
秘密

秘密

弥撒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而我的秘密是知道所有人的秘密。
历史连载55万字
步步生莲

步步生莲

月关
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杨得成因为尽职尽责的工作而意外回到古代,成为丁家最不受待见的私生子,丁浩。无权无财,为同父异母弟弟当车夫的丁浩也因此有了梦想,就是在这...
历史连载378万字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连载1073万字
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

`无念
活着有痛苦、有无奈、甚至有绝望。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喜欢活着。谁又知道为什么?人生如梦,江山如画,因缘聚合,福祸相依,花开花落,红尘中谁又不是过客?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生香,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徘徊在痛苦与快乐之间,谁又能了脱生死?谁?是我们自己吗?我们自己又是谁?
历史连载16万字
暗弓

暗弓

欧洲的阳光
现代社会,主角凭着一把中国传统弓,在全球惩恶扬善,杀伐黑帮、消灭金三角等几个国家大毒枭,过硬的射箭技术在索马里和海盗周旋,和军事强国特种部队过招。本文不YY,尽量力求写实。以半吊子的水平弘扬传统弓文化。
历史连载38万字